草莓族,或被犧牲的一代?──台灣的案例
說明過去三十年的新自由主義要為全球性的青年困境負起主要責任。現在這一篇文章要用台灣的社會狀況說明這一代的年輕人是如何被上一代犧牲掉的。
四、五年級的會用自己年輕時的狀況質問六、七年級的說:我們年輕時當黑手、水電工、廚房小工都願意,你們現在為什麼不願意?這個問題是嚴重忽略了兩個世代許多社會與經濟背景的差異,問題出在忽視了「問題脈絡的差異性」。
二、三十年前房價沒有炒到這麼離譜,年輕人所要擔負的儲蓄能力沒有這麼高,名嘴當人會比較容易看到未來。而把房價炒高的正是名嘴的世代和他們的學長姐(四、五年級的),所以說六、七年級看不到未來是因為被四、五年級的陷害。
二、三十年前沒有紅豆食府和連鎖餐廳,任何人當了廚房小工或端盤子的,出師之後就有機會自己當老闆──他們願意吃苦,因為只要努力就可以出頭天。現在連鎖餐飲林立,中高價位餐廳競爭激烈,四、五年級的霸佔了餐飲業最肥的一塊,年輕人當過廚房小工之後要想自立門戶的話,只能跟已經快要倒店的其他自助餐店競爭,或者永遠在餐廳當被苦勞,永遠沒有出頭的日子。
二、三十年前沒有大賣場和全國電子,水電工出師後可以自己做水電行或者電器行,自己當老闆。他們願意吃苦,因為有一天可以出頭天。現在有了大賣場和全國電子,水電工只能當一輩子奴工,看不到前景,不敢想像能靠自己的積蓄買房子。
三十年來台灣所有的產業規模都在大吃小的過程中擴大,使得利潤和控制權迅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使得年輕人失去了往上流動的管道,成為永遠的奴工;而得利的少數人又通過政商勾結把得到的財富拿去炒作房地產,使得年輕人更加看不到未來。
對於年輕一代而言,買房子要靠爸媽,創業要靠爸媽的資本和人脈;政府部門的服務愈少,各種資源的世襲現象愈嚴重;連黑道的民代席次都已經是世襲的了。過去三十年來台灣從「所有人都可以出頭」的社會變成今天「不靠爸媽買不起房子」,台灣社會不幸地從「政權世襲而資本不世襲」退化成「政權空洞化的資本獨裁世襲制」,我們其實是在往新封建主義的路上一路走了三十年,社會是退步而非進步的。
這叫做新封建制度:四、五年級的霸佔了市場上最豐厚的利潤,霸佔了產官學研的最高決策與資源;甚至相互勾結成產官學研的利益共犯集團,壟斷掉所有的政經資源和發言權而成為絕對的統治階級;而六、七年級的只能在底下當一輩子奴工,不但無法出頭天,還要被媒體抹黑成草莓族,把一切的責任當賴到他們頭上。
如果這樣的社會叫做公平,哲學系、政治系和社會系的教授都可以去跳海了!
但是哲學系、政治系和社會系的教授如果認為這樣的社會不公平,就不該佔著毛坑不拉屎,而要大聲站出來說話!大學教授的首要責任不是發表 SSCI 論文或拿國科會傑出獎,而是要說出社會哪裡有問題,要如何解決!
您要對自己的未來說「Yes」或「No」呢?
VeMMA一個改變您一生的機會,請您一定要好好把握
VEMMA維瑪居家創業系統~免推銷、易上手!
名人推薦:
- 【秘密】作者 包柏.普克特(Bob Proctor)強烈推薦
- 【窮爸爸富爸爸】 作者 羅勃特.T.清崎 公開推薦
如果您尋找的是...
- 一個正當合法的網路事業
- 一個永續經營的職涯規畫
- 一個可靠正派的大型企業
- 一個真正在家工作的經營模式
- 一個踏實有成就感的網路賺錢方法
- 一個不用出門就能進行的完整教育訓練
- 一個全力幫助您降低挫折感的簡易工作模式
那麼,現在就免費試用Vemmabuilder90 天!
在 VEMMA 真的沒有失敗的問題,只有時間的早晚以及你是不是真的 "全心投入" 唷~
歡迎參加我們的網路居家創業說明會,只要一台會上網的電腦和1個半小時的時間
您就可以在家中安安靜靜地仔細評估,深入瞭解這份事業!
加盟VEMMA簡單三步驟:
1.輕鬆免費註冊試用
2.仔細看 e-mail 收到的信件內容,若未收到請確認垃圾信件夾
3.仔細看VB網站及相關部落格內容和參與我們的線上辦公室(聊天室)及相關線上會議,主動聯繫指導教練,積極深入了解
加入試用後 ,請與我聯絡,讓我引導你如何使用自動賺錢系統!
至於決定權依然在你身上,耀欽 決不過問或推銷的唷!
(因為耀欽真的很討厭推銷...)
耀欽 的承諾
只要你是認真一定要的人 我會把我所有會的都教給你
直到你完全會為止 運用系統 團隊 的力量 不在是一個人單打獨鬥囉!
趕快來卡位 一起在家工作賺錢 迎接華人最大的中國市場 4.7億上網人口
VEMMA在美國創立6年,已成功拯救好多人的健康,更製造出上萬個千萬富翁!
在您照顧健康的同時,就能順便賺到全世界的財富。
有任何問題 歡迎與我聯絡
耀欽 聯絡方式:
MSN&即時通&臉書
ggcgogood@yahoo.com.tw
Skype:
ggcgogood
手機:
0985940057<亞太電信 (06:00~01:00)
QQ帳號:
2301751194
部落格:
http://ggcgogood.pixnet.net/blog